校友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校友风采 >> 校友动态 >> 正文

校友动态

厦大物理百年|校友篇 李晟:光影背后的征途

发布时间:2021-06-15 15:00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李晟,200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,2005年-2010年历任通用电气(GE)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集团区域渠道经理、亚太区产品经理等职务;2011年,合伙创立上海伟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打造国内头部数字康养品牌;2012年,创立苏州铂铭城市建设有限公司,担任董事长;2017年,与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,创立苏州锐海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碳化硅器件的充电桩研发、生产,充电场站的建设与运营;2020年,创立苏州嘉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主要为“昆山厦门大学创新中心”提供科创综合服务以及投资厦门大学相关科技成果转化。

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周期间,暮色降临后的芙蓉湖畔,连续几日上演了一场引人注目的“流金岁月·百年厦大”光影秀展映。伴随着音乐旋律,颂恩楼成为一块流光溢彩的巨大屏幕,以3D mapping的艺术形式,演绎“百年集结号”、“厦大春秋·大道吾行”、“厦大情怀·大爱无疆”、“厦大梦想·大业千秋”四大篇章,呈现一出极具设计感与科技感的视听盛宴。在光影秀的最后,“2001级物理向母校致敬”的字样悄然升起——这是2001级物理系校友献给母校的建校100周年献礼,由校友李晟发起并制作。

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举办的“流金岁月·百年厦大”光影秀


光影绚烂,母校情深

当我们采访李晟时,聊及这场被数万人在现场围观、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光影秀,他低调地没有多谈。他的同学与同事王元旭介绍,光影秀从一月份就开始策划,反复修改脚本,建模制作动画,图片一一渲染,再经几番调整制作成视频。三月下旬,公司派团队20多人驻守厦大,每天入夜后开始调试到早上六点,细致操作400多套设备的控制点,最终在紧张的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。

9分多钟的光影秀,背后是近四个月的打磨,更深层的背后,是四年大学时光在他们脑海中留下的不灭印记。

校庆期间与同届校友于厦门合影,从左至右依次为:郑飞、李晟、王元旭


规划人生,寻找机遇

毕业后的李晟并没有接受保研、走学术型道路,原定的留学计划也因政策问题而落空。他加入通用电气(GE)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集团的中国管理培训生计划,在世界500强的外企开启了工作生涯。积累五年的经验后,他看到了外企就职发展的瓶颈与天花板,“你能从其他人身上看到你未来的样子,我觉得这样很没意思。”

他开始思索职业规划的下一个阶段,萌生了创业的想法。在三十岁之前,他跳出公司的大平台,打算“做一些自己想去做、属于自己的事情”,选择的第一个方向就是灯光工程。

在创业前,李晟对行业态势做了一轮分析和洞察。2008年正是LED刚刚兴起、逐步取代节能灯、白炽灯等传统光源的时候,在这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就蕴含了很多机会,随之延伸出不同方向的LED产业链,有做芯片的,有做封装的,也有做灯具的。相对于这些方向,LED的应用工程对资本的要求并不高,但对系统的理解有较高的要求。李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,便把握住机会开拓细分市场。2012年,李晟创立苏州铂铭城市建设有限公司,担任董事长,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景观亮化等,目前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基建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其实李晟涉猎的行业并不局限于灯光,而是在不同产业寻找机遇。2011年,他合伙创立上海伟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目前旗下“爱照护”医康养品牌已经成为国内头部数字康养品牌,全中国布局20+城市,服务200万个家庭。


挑战自我,创业征途

李晟至今都还记得,电动力学的授课老师吴晨旭老师曾讲过这么一句话,“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自己的工作,并靠这个工作去活到一个很体面的生活,那是非常非常幸运的,可能99%的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。”李晟不认为自己是那1%的幸运儿,作为创业者,“吃得起苦”是一个重要的品质。

他所说的“吃苦”,不仅在于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强度,某种程度上,也在于跳出自身的舒适圈,克服自己的本性与喜好,去做一些原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。他坦言自己其实是一个不太愿意社交的人,但创业恰恰就要不断的社交,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困难与挑战。

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持之以恒的,李晟也曾萌生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,但创业的车轮一旦开始滚动,就无法轻易停下。在初期投入启动资金,并且没有稳定收入,必须咬牙坚持;建立起团队后,就肩负起对团队的责任感。他就这么一步步地跨过各种困难,直至在创业道路上获得成功。

李晟校友参加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捐赠仪式


近年来,他也与母校建立多项科研合作与产业投资。2017年与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,研发生产碳化硅器件的充电桩,建设运营充电场站;2020年为“昆山厦门大学创新中心”提供科创综合服务,投资厦门大学相关科技成果转化。李晟与厦大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学于此,创业于此,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,推动母校物理学科的发展。


学长寄语

学长寄语: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好好珍惜在厦大物理美好而宝贵的生活,以萨本栋、谢希德等厦门大学物理系人作为杰出榜样,一起将厦门大学物理系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专业。

撰稿: 许雯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