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04
2022-01
洪明辉:用激光燃烧的激情点亮光电工程变革的别有洞天
洪明辉,厦门大学1981级物理系本科、1985级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业方向硕士校友,毕业后留校任教,后赴新加坡深造留学,2000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,先后任职于新加坡科技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。新加坡工程院院士,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光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,美国光学学会会士、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,国际光子和激光工程学会会士和副主席,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会士和副主席,是激光光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领军人物。......
-
24
2021-12
厦大物理百年|我的好老师:承风万里,寻光向北——记康俊勇教授
【人物名片】★康俊勇,出生于1960年。厦门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厦门大学“物理学”一级学科博士点、“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”二级学科工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、“凝聚态物理”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。长期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及其特性表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主持过国家“973”、“863”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等数十项研究。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。研发了......
-
19
2022-05
厦大物理百年|我的好老师:仰望星空——忆导师卢炬甫教授
【人物名片】卢炬甫(1947—2017),湖北省大冶市人。我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黑洞吸积领域的奠基人之一。2000年,加盟厦门大学;。2006年,联合物理学系理论物理方向,共同创办厦门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研究所,并担任首任所长。;2012年,天文学系复办,卢炬甫教授担任首任系主任。1964年,卢炬甫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毕业后赴湖北十堰,成为下乡知青。1978年返回科大任教。后公派留学,于1985年在意大利国......
-
19
2022-05
厦大物理百年——许乔蓁:怀揣赤诚之心奔向祖国
人物名片:许乔蓁,1935年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,马来西亚归侨,1956年考入厦门大学物理系本科,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主要从事基础物理教学。曾任厦门市微机电研究会秘书长、厦大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、厦门大学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。长期以来致力于对国立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萨本栋教授的研究,是厦门大学校史和“四种精神”研究专家,整理编撰《厦门大学侨联简史》、《厦门大学物理系简史》、《萨本栋文集》、《丰碑 萨本栋校长......
-
19
2022-05
厦大物理百年|我的好老师:师恩永难忘 温暖满心间
一、“拉”我进厦大的老师——赖虹凯1982年在填报大学志愿时,因自己没有经验,结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。当时,厦门大学在北方还没有现在这么高的知名度,报考的人也少。来河北招生的厦大赖虹凯老师恰好看见了我的高考档案,就给我发电报,说厦大物理系能够录取我,问我是否愿意。因为不知道厦门在哪里,我很犹豫。我中学的英语老师宋老师,是一个时髦可爱的北京人,跟我讲了到远方上学的若干好处,我动心了,回复说愿意。这样赖......
-
19
2022-05
厦大物理百年 | 我的好老师:润物细无声,桃李报深情——记蔡伟伟教授
【人物名片】蔡伟伟, 1980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。闽江特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。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,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,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后。2010年回到厦门大学工作,2013-2020年任厦门大学物理系主任。长期从事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制备、表征和应用研究,目前在Science、Nature Materials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,他引次数超过两万次......
-
19
2022-05
厦大物理百年|我的好老师:科研报国,积厚流光——记刘守教授
刘守,1948年11月出生于福建福安,197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,先后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、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、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班和丹麦技术大学工作和学习,1992年回到厦门大学物理系任教。刘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全息研究和应用专家,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多项全息及全息枪瞄相关的科研成果,获发明专利20余项、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,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,曾获部、省级科技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......